第 816 期
欄目主持:林楠 編輯:邵煜晟
第 816 期
何江璧大半輩子沒出過什么遠(yuǎn)門,,從1999年在重慶璧山開起書店后,,人生中的大多數(shù)時間,她都守在書店的方寸之間,。
但心已致遠(yuǎn),。
25年來,她以書會友,,結(jié)交南來北往書友,,暢談天下趣事;以書為燈,,贈與5000余家境困難兒童,,為他們前行的道路點(diǎn)一盞希望的燈。
書不只是拿來賣的,,更可以分享給有緣人
剛晉升當(dāng)了奶奶的何江璧每天忙忙碌碌,。帶孫孫、跑書店,、開讀書分享會,,每一件事,她都不能懈怠,。雖是忙,,但她其樂融融,“這些事兒,,可都是我讓我覺得超級幸福的事兒?!?/p>
“何阿姨,,您過來給大家講講吧!”接到電話時,,何江璧正在店里整理新到的書,,后背被汗浸濕。兩個社區(qū)邀請她去開讀書分享會,,給留守兒童和待業(yè)青年們輸送精神食糧,。
大熱的天,抱著一大摞書,,何江璧以旋風(fēng)速度關(guān)了店門,。
分享會上,,她給每個來參加的人都發(fā)了書,孩子們拿到的是《伊索寓言》《西游記》,,年輕人拿到的是《青年青年》《白話史記》《中華上下五千年》,。
結(jié)束時,人們準(zhǔn)備散去,,何江璧喊住他們:“書可以帶走,,是送你們的!”大家才驚喜地折返回去,,把書抱在手里,,跟她道謝。
有書友打趣她:“我看您店里的書不是用來賣的,,倒是專門拿來送的,!”
“你只說對了一半”,何江璧笑道:“是分享給有緣人的,?!?/p>
她組建讀書俱樂部,每個月都邀請一位“能給大家供給知識養(yǎng)分”的書友來主講,,再邀請其書友來聽,,不但所有費(fèi)用全免,走的時候還能帶走書,。
開書店掙的錢,,大多用在了分享和贈送上。25年來,,她總共送出去13000多本書,,價值超過20萬元。
看過渴求知識的眼神,,于是盡可能的幫助
為什么送那么多書出去,?“因?yàn)橛心菢右恍┖⒆樱麄兛释x書,?!?/p>
璧山區(qū)的五龍小學(xué)、三合小學(xué),、東關(guān)小學(xué),,都是她常去的地方?!叭闲W(xué)我送得比較多,,那里很多留守兒童,需要更多的關(guān)愛和幫助?!?/p>
所以才盡可能的多幫一點(diǎn),。何江璧迫切地說:“真希望大家多關(guān)注這些孩子,如果有好的學(xué)習(xí)機(jī)會,,以后他們也會是閃閃發(fā)光的人才”,。
每次去送書,何江璧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,。選書,、整理書,再叫來貨車,,再和司機(jī)一起搬上車,。反反復(fù)復(fù),要搬上百趟,。
何江璧覺得,,對留守兒童的關(guān)愛,物質(zhì)幫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,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的引導(dǎo)才更重要,。正如她自己寫下來掛在書店的那句話——讓讀書人富有、讓富有人讀書,,“窮人最缺的不是錢,,是認(rèn)識世界的眼光,從思想上脫貧,?!?/p>
這些事不問名利,但是千百個值得,。就比如,,有個從小一放學(xué)就到她店里看書,看著看著就長大了的女孩,,后來考上了清華,,假期回璧山主動找何江璧:“阿姨,我想做一期分享”,。那本是極為個內(nèi)向女孩,,像這樣對著一群書友做分享,算是“為難了自己”,。
女孩說,是為了傳遞,,也是為了感恩何江璧那些年的“留讀”之恩,。
“這不就證明了我做這件事的意義嗎?我傳遞給下一代,下一代再傳遞給下下一代,?!焙谓嫡f。
用自己有限的知識,,滋養(yǎng)更多愛書的人
所以何江璧最愿意去給娃娃們做分享,。
采訪這天的第二個讀書分享會在璧山區(qū)華龍社區(qū),分享對象就是一群娃娃,,最小的才上幼兒園,。每次面對這些稚嫩的、純真的臉,,何江璧總是滿心歡喜,。
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巖中,,千磨萬擊還堅(jiān)勁,,任爾東西南北風(fēng)?!?/p>
何江璧一定會把自己最喜歡的詩教給娃娃們——這也是她的座右銘,。
這首《竹石》,說的是當(dāng)你遇到困境,,一定要堅(jiān)定地往正確的方向走下去,,最后,你必定會戰(zhàn)勝困難,。
她談及2007年的那一場洪水,,把她苦心經(jīng)營的書淹沒。她帶著才10來歲的兒子一起收拾殘局,,“愛書全部被泡爛了,,哪怕后來都曬干了,還是連賣廢紙都沒人要,,那種心痛,,無法描述?!?/p>
但是何江璧沒有放棄,。還有那么多書友要來看書呢,為了他們,,也得重振旗鼓,!
有一位年輕的書友是她最難以割舍的。她忘不掉第一次見他時,,他開朗的笑容,。那是一個12歲的少年,,曾經(jīng)非常優(yōu)秀,但被一場車禍奪去了健康,?!八麐寢屚浦哌M(jìn)店里,孩子很愛看書,,想買,,但是媽媽沒錢拒絕了他,”何江璧說:“我知道了他的故事,,就把他想要的書都送給了他,,后來也常常送書給他?!?/p>
這不就是《竹石》的精神嗎,?無論在怎樣的逆境里,少年都沒有放棄過讀書,。
何江璧也不會放棄,。從2012年起,何江璧的讀書俱樂部從一開始的寥寥幾人,,到現(xiàn)在已有幾百人,。她帶著書友們一起開展公益項(xiàng)目——文化下鄉(xiāng);她組織“關(guān)愛留守兒童 尋找最美讀書人”“1+1”“N+1”等愛心行動,;組織開展“好書分享”“綠書簽”護(hù)苗專項(xiàng),、“悅閱書香”等活動50余場……
受贈的孩子們都叫何江璧“書媽媽”,她喜歡這個稱呼,,提及起來,,又笑得眉眼彎彎。
“說起來可能有些遠(yuǎn)大,,聽起來可能有些不真實(shí),。我今年60歲了,但我還很年輕,,我渾身都是勁,,我還有理想還要實(shí)現(xiàn)——我愿意用我有限的知識,去滋養(yǎng)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,、以及所有愛書的人,。”
文/林楠 圖,、視頻/羅杰 凌一丹(實(shí)習(xí))美編/何丹